工会学团
法学院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(三)

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“法润黄河,安澜共筑”中华文化传承团在东营开展集体实践后,团队转为分批行动,7月15日至7月25日循着黄河流域脉络,分赴济南、德州等地持续推进实践活动。

实践团成员在济南百里黄河景区周边开展“守护母亲河,普法促发展”活动。他们沿黄河走访,参观黄河堤防、泺口古渡等景点,了解到景区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成效显著,但也发现部分群众对黄河保护法规了解不深,个别区域生态保护措施待完善。宣传时,成员在人流密集处普及相关法律,结合案例讲解,获游客认可。此外,他们还走进社区村落调研,解答疑问、征集建议,后续将整理信息形成报告,持续助力黄河流域发展。

与此同时,团队成员奔赴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黄河段开展社会实践。他们沿着黄河岸线走访,深切感受齐河黄河段厚重的历史积淀。调研发现,部分村民虽对身边黄河文化资源引以为傲,但在保护传承的具体方式上存在困惑。为此,成员们结合当地黄河治理实例,详细讲解《黄河保护法》中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条款,介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在当地的落地举措,阐释新时代黄河文化的丰富底蕴,助力村民更好守护母亲河文化。此外,实践团成员还前往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古桑树群,开展调研活动为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注入动力

实践团的脚步仍在黄河两岸延伸,从东营的集体实践到济南、德州的分深耕,每一次走访都是对黄河文化的深度解码,每一场普法都是对生态保护的责任传递。未来,团队将继续以青春之力串联黄河流域的生态脉络与文化基因,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献策良方,把群众的期盼融入行动坐标,让《黄河保护法》的精神在流域每个角落落地生根,让“坚韧不拔、兼容并蓄”的黄河品格在新时代焕发更鲜活的生命力,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。